【展览信息】

展览名称:青春作赋思无涯——王蒙文学创作70周年展

展览地点:中国国家博物馆 北8展厅

展览时间:2023年12月21日开幕

前言

王蒙,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

“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脉,文艺是时代的号角。”王蒙始终将自己的人生追求、艺术生命同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愿望紧密结合起来。从1953年创作《青春万岁》始,70年来,他笔耕不辍,先后发表作品2000万字,被译成30余种文字在各国和地区出版。他用笔墨记录了共和国历史的发展,以恢弘沧桑的文字抒发了内心浓郁的家国情怀;他关注人民的命运,书写人民生活的变迁,用饱含深情的语言描绘了宏大的多民族生活图景;他探究中华文化的根与魂,秉持文化工作者的责任,为培根铸魂,树立文化自信,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以文化人,更能凝结心灵;以艺通心,更易沟通世界。”已将鲐背之年的王蒙,仍保持着“学无涯、思无涯、其乐亦无涯”的青春心境,以青春的激情和青春的笔调,不懈地书写着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的丰富历程、无边风景。

第一部分 青春万岁

1948年,年仅14岁的王蒙加入中国共产党,1953年开始创作《青春万岁》。他将革命看作文学的灵魂与源泉,用笔去歌颂那些积极投入新生活、建设新中国的青年一代。1956年,他完成了长篇小说《青春万岁》,发表了《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前者反映青年一代的美好理想和纯真爱情,赢得普遍赞誉;后者则因关乎批判官僚主义这一深刻的主题,引发热烈争鸣。

第二部分 这边风景

1963年底,29岁的王蒙远赴新疆,在之后的16年里,他始终保持着乐观、阳光的生命底色。他学习维吾尔语,真心热爱、用心理解各个民族的习俗和生活,与新疆人民建立起深厚的友谊。新疆生活也丰富了王蒙的写作空间。1972年底,他开始撰写小说《这边风景》,把对伊犁乡亲、友人的思念之情诉诸笔下,也为我们呈现了一幅饱满生动的新疆民俗画卷。

第三部分 创作是一种燃烧

1979年,王蒙重新回到北京作家协会的专业作家队伍,他创作的激情如火山爆发般喷薄而出,发表大量小说、散文及文学评论等,引起了巨大的社会反响。特别是他另辟蹊径,推出《布礼》《夜的眼》《蝴蝶》《活动变人形》等文学力作,以其深厚的思想内涵和新颖的艺术形式,形成了他重返青春岁月、怀念边疆生活和海外华人题材的标志性作品。

第四部分 大块文章

1986年,王蒙任文化部部长,其后担任多项职务。他以高度的责任感与担当精神,忠诚履职,同时在小说创作、古典文学研究、哲学研究等方面取得卓越成就。他研究《红楼梦》、李商隐、诸子百家,思维不落窠臼,卓见迭出。他撰写《我的人生哲学》《中国天机》等作品,以生活的切身体验为依据,回忆并论说了中国现当代史上的重大课题。不论是文学还是人生的“大块文章”,王蒙无不在用心书写。

第五部分 文化的光照

王蒙是一位文化传承与文明交流的使者,始终秉持着弘扬中华文化的赤子之心。他到访过6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将对异城文化的感悟呈现给读者;他自学维吾尔语和英语等多种语言,将新疆和外国文学作品译介给读者;他的作品被翻译为30余种文字,成为世界了解中国文化的媒介;他走上讲坛,走向大众媒体,探讨文学、文化和人生哲学,让世界多了一个了解中国的窗口,为大众开启了一扇学习与感悟的门扉,让中国文化之光照亮着也丰富着人们的生活和历史的进展。

【结语】

从“少年布尔什维克”到人民艺术家,王蒙对国家、对人民、对生活的热爱从未改变。也正因此,他那些植根于民族沧桑的历史巨变、蕴含着丰厚的文化内涵、彰显着强烈时代气息的文学作品,才会被读者热烈礼赞。至耄耋之年,除文学创作之外,王蒙将很大的精力放在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研究上。“凡作传世之文者,必先有可以传世之心。”王蒙说,“归根到底,我最大的梦想是 ——中国人的全面发展。在这前所未有的发展时期,中国人要有更崭新的模样和更开阔的精神境界。”他所盼望的,是让中华文化成就成为中华民族的也是人类智慧与精神的光荣与骄傲。“明年我将衰老,今天我依然青春”,本着初心和使命,王蒙将继续攀登创作的高峰,为我们贡献出更加厚重、更有分量的精品佳作。

祝愿王蒙先生艺术与生命之树常青!

thumb
thumb
thumb
thumb
thumb
thumb
thumb
thumb
thumb
thumb
thumb
thumb
thumb
Baidu
map